一
小时候吃饭很挑剔。那会儿家贫,整个社会也不富裕。有的人家,五六天时间里能吃上一顿白面,就算是富庶之家了;大多数家庭,恐怕一个月也吃不到两三顿白面。在我家,每当母亲做一顿打卤白面,定是要狼吞虎咽吃上一大碗的,只吃得两眼放光,肚子撑得溜圆;反倒是平日里吃那种小拇指粗细、泛着紫红色光泽的高粱面剔尖,却是一件颇令人发愁的事。面质粗粝,有如细沙,口舌不爽暂且不说,似乎,还膈应得食道难受。蹙着眉,眯着眼,硬生生将那一条条“红鱼儿”咽到肚子里,勉强混个饿不死的地步,也就死活不肯再多吃一口了。所幸母亲手巧,常常变着花样儿粗粮细做,或于红面外包一层白面,擀开,切成特制的“包皮面”;或将高粱面一小把一小把撒进滚水中,“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熬成暗紫色云母石状的红面糊糊,而后,蘸着醋调和吃……这些吃法,虽然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高粱面的质地,可吃起来倒也可口,终将我这个口味精细刁钻的儿子养到了一米七的个头。
当然,这样的日子也有例外。偶尔,有姑姑或舅舅等长辈上门走亲戚,母亲见有贵客来,一定是要在面坛子底部搜刮一番,用木瓢舀出平时怎么也舍不得吃的半瓢子白面招待客人的。其实,半瓢子白面怎够得上客人吃饱?只不过姑舅长辈看着一帮子甥侄辈儿馋得直流口水,吃个半饱,便谎称自个吃饱罢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打牙祭的机会,可毕竟弟兄姐妹多,分到每个人碗里的白面条,也就那么几口。即便如此,如同暗夜里期冀东方早早透出一缕曙光,儿时的我们仍然极渴望有亲戚朋友来访,并不为他们抚着脑袋,说些长大了、长高了的客气话,只为能解解馋,能享受一回白面滑过口舌时那种劲道而细腻的感觉。
吃饭,也是很有讲究的。倘若姑姑或舅舅在堂,母亲除了以白面款待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再弄两三个小菜佐饭。饭时,不单是一帮子娃儿没资格坐桌子,即便母亲,也不具备这样的权利。家里,很好能陪客人唠嗑吃饭的,只有父亲。常常临到开饭之际,母亲一句“都出去玩吧”,就将我们兄弟姐妹都打发到了院子里或院门外。直至客人吃完,母亲才会用手撑着门框,探出多半个身子,声声呼唤我们回家。
少不更事,实在搞不明白母亲因何这样做。也曾噘着嘴,嘟嘟囔囔表示过自己的不满情绪:哥哥姐姐们在学堂里上了半天学,我也在乡野间疯跑了一上午,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为啥非得要等到客人吃完才有我们的份儿?母亲也不做过多解释,把眼一瞪,扔下一句“为啥?老规矩”,头一扭,便又兀自忙活去了。这下,不但没能问个清楚,反倒是吃了一记闭门羹。也许,对世事人情的好奇,就如同在人们心口撕开了一个洞,倘若不能及时缝补,总觉心里不大踏实,且急切地想要把这个谜底揭开,更何况,这样的疑问,关乎嘴,关乎肚皮,始终都是一个萦绕于脑际难以解开的疙瘩。
及至长大成人,历经春耕、夏播、秋收、冬藏种种艰辛,回头再重新审视这则“老规矩”背后所隐藏的潜台词,这才恍然大悟:吃饭岂是填饱肚皮那么简单?在传统农耕文明背景下,在物质生活极度困窘的岁月里,于每一户普通农家来说,这么做,既是主人对客人表示礼遇与尊重的一种独特方式,更饱含着一位家庭主妇对稼穑者(父亲)地位的认可与尊崇。
是什么时候我才具备了坐桌子的权利?大概是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吧。某一天,母亲说:“你已经长大成人了,也参加工作挣了钱。以后,你就与你爹,还有你哥哥一起陪客人吃饭吧!”作为家里的男丁,终于争取到了成人应有的权利,而我的四个姐姐,不仅当闺女时从未得到过这样的优待,即便出嫁后生儿育女做了母亲,无论在婆家,还是回到娘家,却始终没有赢得与男人同桌而食的资格。这固然是传统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遗存,但我更愿意相信,它根本上源于女性对劳动者的崇拜,对雄性力量的一种臣服。
后来,生活条件变好了,小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不容许与大人同桌而食的旧例渐成古董。岂止温饱?顿顿大米白面也根本不是什么稀罕事,反倒是怀旧情绪作祟,又有人怀念起高粱面、玉米面之类的粗粮来。学着别人家,在白面里掺杂一些淡红色的高粱面,倒水和面,那不可更改的紫红色因清水濡湿再次浮出表面。擀成面条,煮熟出锅,盛于白瓷碗,以竹筷送至齿舌间,那细沙般的粗糙劲儿依旧,忽然想到,原来,那个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老夫子,他的味蕾与咱一样的挑剔。
二
民以食为天。在“吃穿住行”这四个人们所必需的基本生活条件里,“吃”,无疑排在首位,亦可见这个“吃”字对人生命延续与繁衍的重要性。兹事体大,真的不可小觑——有没有吃的东西,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时候吃什么饭……诸如此等,不仅关乎人能不能活下去,还关乎人们是否活得滋润,是否像“人”一样有尊严地活着。
在农村,我家,我家的街坊邻居们,养猪、养鸡都是为补贴家用所必须采取的法子。我家几乎是每隔两年出栏一头成猪。从抓回猪娃子的那天始,喂泔水,喂青草,偶尔还喂些米糠、麦麸,直到将猪娃子养到二百多、三百斤重。用绳子绑了四个蹄儿,扁担穿绳而过,两个大人一前一后,抬着四脚朝天、哼哼唧唧乱叫的肥猪,步行将它卖到食品站,即可换回百八十块人民币,用以平日里捏盐打醋,抑或扯上几尺新布给我们兄弟姐妹添置过年的新衣……那年年被宰杀的肥猪,功劳实在不小,却哪有什么“尊严”可言?喂它稍微精细一些的麦麸子,它吃;喂它稀汤寡水的泔水,它照吃不误,更别说车前子、苜蓿、“猪耳朵”、“羊耳朵”等一干子青草。冬日里,田野萧瑟,已无猪草可打,母亲常常将废弃的白菜帮子剁碎,混上谷糠,胡乱煮到一锅里,再撒些盐,端了,送到猪圈口,倒进喂猪的石槽中,口里不停发出“喽喽喽”的呼叫声,招呼猪娃子来吃。那头猪也不讲究,更不客气,一头从窝棚里蹿出来,猪嘴往石槽里一拱,埋头大吃起来,哪里还顾得上食材是否精细,食物是否可口?说真的,作为改善人类饮食结构、满足人们口舌之欲的一头杀才,它的吃,根本与格调尊严,与礼仪节操,统统扯不上半毛钱关系,显得是那样可叹又可怜。
猪,毕竟是头畜生。然而人却不是这样,作为万物之灵长,对于“吃”,人们又赋予了它种种关乎生命的意蕴和内涵。
婴儿一生下来,他(她)的母亲,创造出新的生命,一定居功至伟,不仅一个月的时间里不需要再辛勤劳作,而且,在吃的方面也是万万亏待不得!一家子,节衣缩食,只为集中有限财力,或称几斤白面,或割一钩猪肉,甚至杀鸡宰鹅,用以犒劳这位家族的大功臣。这种被民间称为“坐月子”的仪式,一方面是庆贺产妇顺利闯过鬼门关为家族延续香火,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对孕妇十月怀胎所付出辛劳的一种补偿吧,其中的深意,又何尝不是人们在无声地传达对生命创造的崇高礼赞呢!当然,这一风俗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母壮儿肥”,母亲吃不好,下不来奶水,饿肚皮的,只能是嗷嗷待哺的婴儿。
于人而言,出生,无异于是开天辟地般很为非凡的一件事,与此相同,另一件极具重大意义的事情,无非一个“死”字。在我的家乡,无论谁家老人故去了,即便家境再不济,也一定要给亲戚们“散孝”,邀请七大姑八大姨前来为逝者送行。亲戚们来了,自然不能饿着肚皮回去,“吃”,甚至再喝上几盅,都是必需的礼节。条件优裕的,还会大排筵宴,请来三五个艺人轮番献唱,直至敲锣打鼓鸣鞭炮,将老人家送到山坡沟底,送进黄土垄中。倘若逝者高寿,乡民称之为“喜寿”,是要当作一件喜事来办的。这期间的大操大办、胡吃海喝,无疑是传统农耕文明厚葬习俗的延续,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然而“逝者为尊”,这样隆重的场面与仪式,恐怕也是生者向逝者表达怀念与哀思,向生命表达尊崇与敬畏所不可或缺的形式吧?
三
一日三餐,司空见惯,然而,吃饭何止是为着温饱,为着生命延续,为着昭示人们对生死的敬畏?在一些特殊时期与特定场合,吃与不吃,却在拷问人的良知与品性,拷问人的价值取向与节操。
*一次读到将“吃”与品格、气节相联系,当是殷商时期伯夷与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本是殷商时期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因不满身为藩属的周武王伐纣,誓死不食周粟,跑到首阳山躲了起来,日日采薇为食,很终,双双饿死在了首阳山。在伯夷、叔齐看来,饿不饿肚皮固然重要,然而,相比于能否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节操,挨饿受冻又算得了什么呢?哪怕自己被活活饿死,也绝不向周王朝低头屈服。
无独有偶,年少求学,又读到了《礼记·檀弓》中的一个典故: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这则故事里,在肉体需要与精神追求之间,在侮辱践踏与人格完整两个选项里,饿者,显然看重的是个人操守与人格的实现。人,可以饿死,然而名节岂能轻易丢弃?
记不清在《十月》的哪一期中看到过一篇纪实小说,题目也已然忘却,但其中的故事梗概却是终生难忘。
三年困难时期,甘肃一个农村,一家子,四口人。妻子早已饿死,唯剩父亲与七八岁的女儿,还有一个尚躺在炕头的婴孩。饿晕的父亲支使女儿生火滚水后,又将女儿打发到了外面玩耍。然而,当小姑娘玩累了回到家里的时候,父亲还在,却独独不见了酣睡在炕头的弟弟。屋子墙角,乱七八糟堆放的,是一颗小小的骷髅与一堆细细的白骨……
当文字写到这里的时候,忆起当年读这篇纪实小说时的情形,脊背后生出的寒意依然!事实上,人吃人,又岂是文学作品中所虚构出的恐怖故事?蹚进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血淋淋地发生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吃人事件又何止十件、八件?虎毒尚不食子,一些畜生也晓得不食同类,然而,生而为人,却干出了许多荼毒同类、有背天理人情的勾当,又哪里有什么良知与高尚可言呢?
佛曰:“众生平等,万物有灵。”深山宝刹,青灯古卷,暮鼓晨钟。三千比丘,布衣僧袍,戒杀生,吃素斋,悲天悯人,普度众生。清规戒律里,戒的是贪嗔,禁的是欲望。“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何止是对造化的遵循?又何尝不是对残缺人性的启蒙,对人世所犯累累罪行的忏悔与救赎呢?
“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世传,生命绚丽至极终归走向平淡的弘一大师,每次坐藤椅前,必先摇动几下椅子,以免藏身其中的小虫被活活压死;每每洁面,也以白纱袋过滤清水,再将白纱袋翻转,让卑微到人眼所不能及的生命重返水中。行将圆寂前几日,大师拒绝吃药,也拒绝进食,净身,更为净心,如月明澈,如风清新,绝尘而去,救赎自我,也救赎了他人。
岂独佛家?即便主张经世致用的儒家,同样也讲求“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清心寡欲,不耽溺于物质享受。古人凡遇祭祀等重大活动,必熏沐更衣,斋戒三日,素食戒欲,洁净身心。所谓“止绝臭腥,休粮清肠。”身体洁净只是一种形式,而正心,净心,使之纤尘不染,才是对天地造化虔诚礼敬的根本要义吧。
四
朋友中有修习辟谷之术的。据说,不食五谷杂粮,仅凭吸收天地精华之气,即可排毒、养生,达到参透天机、了悟人生、神明自得的境界。我笑言:“老百姓常说,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不吃饿得慌。三日不吃饭,估计人早就饿死了,哪还能像你这样大喘着气在这里给我讲参透生命的道理?”朋友不语,从书架抽出一本《大戴礼记·易本命》,轻轻翻开,用手指给我看。在泛着油墨馨香的一页素纸上,一行小字活蹦乱跳闯入眼帘:“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朋友告诉我,这正是古人有关辟谷之术的经典论述。
见我依旧半信半疑,朋友来了兴致,邀我将几榻移至窗前,盘膝端坐于竹席之上,三分清风,几缕华光,一壶新茶,一同品茗论道。时值晚春时节,窗外,天空澄明,地铺浓绿,茵茵草丛中,间有野花幽幽地兀自绽放。朋友说,究其实,辟谷并非人们所说的那么神秘,只不过是教人有意识地节制食物的摄取罢了。节食,也是在节制欲念。欲念不生,心灵轻健,自然明心见性。饿,让身体空下来,那被世俗名利所拖累的灵魂,才能摆脱外界强加的种种桎梏,变得如同羽毛般轻盈!
哦,忽然想起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一句话:“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或许,所谓的辟谷,正是借天地之正与六气之辩,让轻灵灵的魂魄尽情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吧。
“吃饭啦!”朋友之妻腰系围裙,浅笑嫣然,挥手呼唤我们一起去吃饭。俗语说,饭求七分饱,今日,不妨降为五分,只为灵魂轻盈些,再轻盈些……
西安那里治疗癫痫病比较好哈尔滨癫痫医院比较好乙拉西坦片副作用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