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文·分享心情·感悟人生· http://xwzx.enyht.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景散文 > 正文

【西风】老宅子

来源: 免费小说网 时间:2019-11-04 20:30:12
无破坏:无 阅读:2076发表时间:2017-03-20 15:25:30 摘要:老宅子仿佛一位久经风霜的老人,深情地诉说着老家的沧桑巨变,讲述着关于老家的风云传奇。老宅子的确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它承载着家的荣辱盛衰,铭刻着家的悲欢离合。    一、   前些天为了给父亲上坟,要回佳木斯癫痫病严重吗一趟乡下老家。我走出高楼大厦的新家,告别了喧嚣与繁华的县城,像出笼的小鸟,快活地向阔别已久的乡下老家飞去,一路欣赏着熟悉的山山水水,熟悉的农田屋舍,以及屋顶升腾的袅袅炊烟,耳旁回荡着鸡鸣狗吠。一切都是那么亲切,那么祥和,感受着一种久违了的怡然与恬淡。父母于多年前渐次离世,老宅子租借给了别人,早已物是人非,老家已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家了。   当我又一次走近老家,站在空旷的院子里,仰视这所老宅子,用手轻轻地触摸它粗糙而熟悉的肌肤时,有关老宅子的故事一幕幕萦绕在了我眼前,面前的老宅子仿佛是一位久经风霜的老人,深情地诉说着老家的沧桑巨变,讲述着关于老家的风云传奇。老宅子的确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它承载着家的荣辱盛衰,铭刻着家的悲欢离合。      二、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期,在很早的记忆里,老家的院子很大,老宅子是坐北向南一字排开的两间土木结构的房子,一大一小。大的叫上房,也就是主房。小的是厨房。   两间房里的陈设都很简单。上房里除了靠东墙盘着一爿六尺见方的土炕外,靠北面墙角摆放着母亲那枣红色的嫁妆柜,一张黄色的三兜桌。   厨房里靠东北角搭着土锅灶,很早的时候没有电,锅台旁安着一个木头做成的风匣,形状是一个长方体,长约一米,宽和高约三、四十厘米,与电吹风相比既粗陋又笨拙,要人坐下来推拉才会起作用。但在那段年月里,这个庞然大物在我眼里已经很神奇了,人一拉,风嗖嗖地就吹起来了,火也跟着呼呼大吼起来。   西南角盘着一铺六尺长,四尺宽的土炕,西北角摆放着一张黑色的梨木八仙桌,是用来做案板的。听父母说八仙桌是生产队的干部从地主家里没收来的,分给了农民。案板和锅台之间紧挨后背墙安放着两口水缸,一口是酸菜缸,一口是醋缸。母亲每天在这间狭小的厨房里,虽然缺米少面,但给我们想方设法,尽心做着“可口”的饭菜;就在这两间土房子里,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辛勤劳作,我们姊妹三人就在这两间安全、温馨的避风港里无忧无虑,快乐成长。   这两间房结构都很简陋。听母亲讲房地基是父亲用肩膀从河坝扛回来的大石头垒起来的。那一个个几百斤重的大石头,父亲马不停蹄地扛了十多天,其中的艰辛与劳累可想而知。墙壁是父母亲自打的胡吉砌成的,那两间房用了一万多块胡吉。   胡吉是黄土高原上盖土房子必备的材料,相当于砖头,长约一尺二至一尺五,宽一尺,厚度和砖块差不多,打胡吉是非河北哪家医院治癫痫病好?常吃力的活计,刚打的胡吉是潮湿的,一块要四五十斤重,一天搬动几百块胡吉是多么不容易啊!   想起打胡吉,眼前忽然显现着父母打胡吉的情景:那是正午时分,没有一丝风,火辣辣的太阳把利剑似的光投向大地。母亲给父亲铲土,父亲提着石杵子,石杵子要四、五十斤重,一下又一下用力夯着胡吉,父亲累得气喘吁吁,两人都已汗流浃背,额头的汗珠豆子似从脸上往下滚动。这么多胡吉两个人卖力的干,一天很多也只能打三百多,一万多胡吉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完工。   房顶上没有桴子,只有檩和椽,是父亲和母亲从四十里外的林场买的。当时没有车,二老用架子车往返四、五次,用一个礼拜的时间才拉了回来。一路翻山越岭,每次去拉木头都是鸡叫时出发,半夜才能回到家里。房顶的青瓦是从村上的瓦窑里拉来的手工瓦。建造这样的老宅子父母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啊!做儿女的无法感受到,只能默默地心疼他们,可怜他们,感激他们!即使是很简陋的房子,我已是引以为荣了,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家还住着土窑洞。   尽管我家的老宅子使我在儿时的玩伴中引以为豪,但那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穷困景象,成了我此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时常常吃得是包谷面和野菜,就是这样的五谷杂粮也只能维持半年,或者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件衣服总是补了又补,洗洗补补穿好几年,那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操心吃穿是父母永远的一块心病,因此就要非常节约地吃,非常节省着穿。   记得我们的邻居是村书记,他家时不时会做白面饭,每当人家做白面饭的时候,我会赖在人家不肯回家,直到人家舀半小碗饭给我改改馋才肯回家。还有一次,春节刚过我家就断粮了,父亲求爷爷告奶奶费了好多口舌才从大队里借了一麻包玉米,拿回家,倒出来,尽是老鼠屎,许多玉米粒被老鼠咬得残缺不全。挑拣净老鼠屎,好歹也磨了一些玉米面,就用这一丁点玉米面和野菜维持了半年。      三、   我的儿童时代就是在这老宅子里度过的,日子虽然贫穷,却充满着无尽的美好与欢乐。   我家院子里栽着两棵苹果树,两棵杏树,一颗葡萄树,一棵梨树。春天一到,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在老宅子的房檐下安了家。果树也陆续开花了,有粉红的杏花、深红的苹果花、雪白的梨花、紫红的葡萄花。鸟语花香,争奇斗艳。父亲还养了两箱蜜蜂,蜜蜂在花间欢快地载歌载舞,抒发着丰收与喜悦的情怀。我们姊妹几个和邻家的小伙伴在树下做着有趣的游戏,你追我赶,就像小蝴蝶在树下翩翩起舞,欢声笑语飘荡在整个院子上空,吸引了一群麻雀落在墙头、屋顶驻足偷窥。玩高兴了一溜烟跑出大门,爬上院外的柳树梢,折几根柳枝拧起柳笛来,那悦耳的柳笛声充满了无限的童真与童趣。玩累了、玩饿了,乘父母不在,偷偷地往碗里倒点蜜,拿出玉米面干炕蘸蜜吃。玉米面干炕是一种没有酵面,直接用玉米面和水做的,又干又硬很难吃,那时多数人家做馍馍时都做成干炕。因为口粮紧张,做成干炕吃,不容易消化,就不费粮食了。但用玉米面干炕蘸蜜吃,又香哈尔滨治疗癫痫病怎么样又甜,每当此时总有一种神仙偷吃仙桃般的兴奋和惬意。这样的享受在当时也是狗熊吸烟少有的事情,因为家里所有开销主要靠卖蜜。   夏天来了,我们这些馋虫早已忍不住了,没有成熟的杏子已成了我们偷吃的美餐。树上爬的,树下观望的。咬一口,爬在树上的酸得直流口水,树下的酸得直跺脚,大人们看到后幸灾乐祸地偷着笑。一阵扫兴,伙伴们头对头,挤眉弄脸一商量,像刚出巢的小鸟跌跌撞撞地跑到门前的小河里戏水去了。在小河里我们这些调皮鬼就像渴了很久的鱼儿,贪婪地钻进水里“扑棱扑棱”地游来游去,没完没了。眼看火球似的太阳晒到头顶上,还不上岸。这时母亲系着围裙站在门口大声吆喝一阵子,我们才醒过神来,光着屁股钻出水面,抱起岸边的衣服摇摇晃晃地跑回了家。   当杜鹃鸟开始鸣叫的时候,也就到麦黄时节,杏子也就熟透了。这时村子里的小伙伴,三五成群地来到我家,又一次打起我家杏子的主意。和我关系亲密的伙伴,理直气壮地站在树下捡拾我们打下来的杏子;关系一般的远远地望着,眼睛死死地盯着树下滚落的杏子。那杏子红里透黄,又大又甜,咬一口甜到了心里,吃完一个又想再吃,越吃越馋。因此远处看着的,时间一长也能讨到一两个杏子吃,吃完他们还站在那舔嘴皮。我父母看到了就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招呼他们自己去捡着吃,他们看一下我的脸色,见我没反对,便会一个箭步冲上来争抢,不一会儿树下一大堆杏子就会被这些小馋猫蚕食一空,地上留下的是零星散落的杏树叶和铺了一地的杏核儿。   秋天到了,苹果和葡萄成熟了,老宅子更是成了街坊邻居艳羡的对象,看着我们采摘下来的一筐筐飘着香甜味儿的红苹果,我从他们那发呆的目光中就能猜测到,他们心里一定在想:能住在我家的老宅子里该有多幸福啊!秋天的夜里我家的葡萄树下时不时会有“悉悉索索”的响声,听到这种响动,第二天早晨葡萄树下定会有一层厚厚的葡萄皮,听父母说那是老鼠吃的,我信以为真。长大后我才明白了,那是父母善意的谎言,实际上是谗嘴的小偷吃的。父母为了不让我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就编造了这样的故事。   转眼间冬天又来了,小宅院又成了我们小孩子的乐园。我们在两棵杏树上绑根麻绳,荡秋千。下雪了,我们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或扫出一片空地来,用竹匾捕麻雀;或叠个纸飞机与雪花一起飞。      四、   斗转星移,转眼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老家实行了土地包产到户,我家分到了十几亩责任田。父母非常勤劳,又在老宅子的东西两侧各盖起了羊圈和牛圈,都是土木房子,比较矮小。家里养了几只羊,一头骡子。羊在我后来上师范时卖掉了,卖来的钱当了我上学的盘费。剩下的那头骡子,父母像儿女一样细心照料、饲养者。父母起早贪黑在责任田里辛勤劳作着。责任田一年比一年肥沃了,粮食一年比一年收的多了,渐渐地粮食够吃了,日子慢慢好过了。   在八十年代末期,也就是我上师范的第二年,家里又在院子东边盖了三间有桴子的土木结构的房子,盖房子的土胡吉仍然是父母亲自己打的。   后来我师范毕业了,我结婚时,父母亲又在院子的南面给我们小两口盖了一间土木结构的新房。住在这间凝聚着父母心血的老房子,一住就是十多年。期间,我们的儿子也出生了,父母又帮我们抚养儿子,儿子在老宅子里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多年里,这间老房子为我和妻儿遮风挡雨。我们住的是那么温馨、那么快乐!因为有父母的陪伴,有父母的唠叨与嘱托,这才是真正的家!   后来我们搬到了县城,离开了生我养我的老宅子,住进了高楼大厦。令我伤痛的是,当我们生活好过了,本该让父母安度晚年,享受清福的时候,父母亲相继离世,永远告别了自己亲手建造起来的安乐窝,给我们做儿女的留下了一辈子都无法抚平的伤痛,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五、   今天,当我再次来到老宅子,父母劳作时使用过的犁、铡刀、背篓、木锨、马鞍、驮笼……还安静地躺在老屋的一角。睹物思人,这一件件浸润着父母辛劳和汗水的劳动工具,分明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如数家珍。我看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天,父母大汗淋漓,一步一晃登上山巅,弯腰弓背,精耕细作的情景;看到了烈烈夏日,父母亲扛着锄头给玉米、洋芋除草、施肥,弯着腰挥舞镰刀收割金黄色麦子的情形;仿佛听到了在秋天的玉米地里,父母掰玉米时发出的咔嚓咔嚓的响声;也似乎看到了寒风刺骨的早晨,父母赶着骡子往地里驮粪的场景。一天又一天父母迎接着多少个耕耘的早晨,一年又一年父母亲又送走了多少个收割的黄昏。就这样他们在劳作中为自己的儿女奉献着自己,品尝着人间的酸甜苦辣,度过了艰辛与沧桑的一生。   而今,仰望家乡的老宅子,我又一次想到了那一段段甜蜜而又苦涩的年华,那一段有关家的厚重而难忘的历史,这是父母留给我们很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将*珍藏!   共 4041 字 1 页 首页1尾页 转到页 订阅(654)收藏(654)-->评论(17)发表评论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