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发生在民国初期。
当时,大坝河镇罗汉寨下,有一个名叫刘家岭的小地方,岭上只住了两户姓刘的人家,其中一户只有一个瞎眼睛老娘,和一个年仅十八岁的少女相依为命。
从刘家岭到罗汉寨不到半里路程,但要到河边集镇陶罐坪,却需要大半天的时间。因此,除了一些到罗汉寨敬香的人,偶尔从刘家岭路过一两次之外,一年到头,基本上没得人到刘家岭上来。
刘家少女名叫刘花,虽说只有十八岁,但在那个时代,她也算是个大龄女青年了。这不是因为刘花长得不好,而是因为刘花对前来说媒求婚的人所提的条件:她要求男方必须允许她带母出嫁。按照道理来说,刘花的这个条件并不算苛刻,却吓跑了一些前来说媒求婚的人。
尽管刘花早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刘花却一点也不肯松口。她在父亲临终时,曾经亲口答应过父亲,要照护母亲一辈子。所以,任凭媒人说破天,只要不答应她带母出嫁,她宁可一辈子不嫁人,也不会抛下瞎眼母亲不管的。
有一天,家住在岭下丛树坪的桂家少女桂花,到岭上找刘花玩的时候,桂花谈到了刘花的婚姻问题。刘花跟桂花从小就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听到桂花提起婚姻问题,刘花还是那句话,无论男方家里贫富贵贱,只要能答应她带母出嫁,并给瞎眼老娘养老送终,她就答应嫁给谁。桂花提到陶罐坪李家公子人品不错,家道也还可以,而且跟桂家是亲戚,桂花说她去试探一下,看李家是否能答应刘花提出的条件。刘花点头说:“只要李家能答应我带着瞎眼老娘出嫁,我就立马嫁到李家。”
第三天晌午,桂花笑眯眯地来到刘家岭,说是李家公子满口答应刘花所提出的带母出嫁的条件,保证会善待刘花的瞎眼母亲。刘花当时就答应了李家的婚事,并让桂花通知李家择日迎亲。
就在刘花答应李家婚事的同时,另一个媒婆也从陶罐坪来到刘家岭,她是为张家公子提亲的。媒婆来到刘家岭时,又正好碰上刘花不在家中,当刘花的瞎眼老娘提出,要随女出嫁的条件时,媒婆代替张家满口答应,要照护瞎眼老娘一辈子。刘花娘见张家请的媒婆答应她随着女儿出嫁,并由张家女婿给她养老送终时,也一口答应了张家婚事。
没过多久,陶罐坪的张家和李家,同时送来了报期帖子,都是定在八月十五迎娶刘花。
刘花接到李家报帖后,忙着准备自己的嫁妆。刘花娘接到张家报帖后,也安排刘花准备出嫁的事项。
可是,问题就出在母女俩互相都没有通过气。老娘不知道女儿答应了李家的婚事,女儿也不知道老娘替她答应了张家的婚事,只是一门心思地准备着八月十五出嫁的事宜。
八月十五这天,张家和李家同时抬着花轿上了刘家岭。
看到两乘花轿同时都来迎娶刘花,刘花的二叔愁得直想哭,刘花的瞎眼老娘也急得直哭:“这咋办呢?这咋办呢?”因为,当地有一个风俗,如果出现类似情况,就只好实行抢婚,谁抢到新娘算谁的。刘花一看这情形,就知道是老娘另外答应了张家的亲事。好个刘花姑娘,她一点也不慌张,只见她一方面安慰二叔,一方面安慰瞎眼老娘,说一切由她来摆平。刘花连忙到屋里,召集那些前来帮忙的亲友开了个小会,让帮忙的人在上烟倒茶时,先敬张家后敬李家,安排席口时,也是先请张家后请李家,并将她的用意偷偷告诉了李家公子。
酒罢饭后,刘花又请帮忙的亲友,重新抬了两张大桌子,并排摆在堂屋,重新摆上干果盘子,而且统统都按双份。刘花先请张家来的新郎、媒人、客头坐定后,再请李家来的新郎、媒人和客头坐定,然后由她亲自给张、李二家的客人一一斟上酒。刘花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也许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也许是我祖宗积下的阴德,虽说住在高山野岭,同样迎来两家贵客。我本人答应了李家的亲事,我老娘又答应了张家的冰客,我没有告诉老娘,老娘也没有跟我通报,害得张、李二府同时来到寒舍,不嫌我这茅屋草舍、地方狭窄,招待不周,怠慢贵客。可惜老娘只生了小女子一人,若有两女,同时嫁给两府,也免得把两府得罪,事已至此,只好请两府包涵一些。依小女子来说,张、李二府都是贵客,我是一个都得罪不得,只好到张家吃饭,再到李家过夜。”
张家来的客人,听到刘花说得在情在理,再想到刘家每次上烟倒茶和敬酒,总是先敬他们张家,说明刘花的确是把他们当作贵客来招待的,就不好意思为难刘花,他们私下一商量,抬起空轿就走。李家抬上刘花的瞎眼老娘,吹吹打打地回到陶罐坪。后来有人作了一首打油诗,来评说这个故事:
母女各应一门亲,招来双轿难为人;
不是刘花巧言语,怎能嫁得如意君。
无热抽搐一定是癫痫发作吗治疗癫痫的很好方法脑梗塞伴癫痫抽搐频繁怎么办